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通知公告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威宁自治县五个着力助推脱贫攻坚

    信息发布者:何小俊
    2016-11-30 16:40:19   转载

    我县认真落实各级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,围绕稳定实现扶贫对象“两不愁三保障”的总体目标,坚决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头等大事、第一民生工程,扎实推进大扶贫战略行动,科学精准有效脱贫,坚决打赢脱贫这场输不起的攻坚战,决战贫困形成了广泛共识、精准扶贫工作体系基本建立、大扶贫格局基本形成、扶贫攻坚成效明显,成功闯出了喀斯特地区扶贫开发综合治理的新路子。

    (一)坚持改革创新驱动,探索脱贫攻坚与发展县域经济互促共进的新路子。

   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,坚决立下愚公移山志,大力实施“32669”计划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“十项行动”,优化“五个一批”精准扶贫路径,全面推广提升“五看法”。以实现贫困村出列“五通四有”和贫困户脱贫“四有五覆盖”为标准,到2018年实现剩下的314个贫困村整村脱贫销号、19.15万贫困人口越线。将精准脱贫与全面小康结合起来,深入推进以“修房子、美寨子、增票子、出学子、强身子”为标志的“五子登科精准小康”工作,努力打造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高地。积极推进大众创业、万众创新,有效搭建各类创新载体和平台,助推弯道取直、后发赶超。

    二)坚持以新型城镇化引领城乡协调发展,探索“大县大城”县域城镇化的新路子。

    坚持“大县大城”引领城乡统筹发展,坚持新型城镇化规划引领,结合土坯房抗震改造、扶贫生态移民,在县城、集镇和中心城规划一批扶贫移民安置点,把深山区、石山区和生态脆弱地区剩余的710个生存条件恶劣的自然村寨43613人实现易地搬迁脱贫。同时,充分发挥县城毗邻草海的优越生态优势,把县城打造成为宜居、宜业、宜游的现代化城市,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,不断完善城市功能,彰显城市特色,推进城市扩容提质、转型升级。力争2020年县城达30万人口以上,城镇化率达50%以上。持续巩固国家卫生城市成果,努力创建全国文明县城。

    (三)坚持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发展理念,探索绿色发展生态富民的新路子。

    把发展生态产业和美丽经济作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、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。加快发展现代山地高效农业,实施“11153”工程,力争优质种薯达100万亩,高山冷凉蔬菜100万亩,经果林100万亩,中药材50万亩、烤烟30万亩,做大做强特色产业。今年种植马铃薯165万亩、高山冷凉蔬菜85万亩、经果林73.2万亩、中药材26.1万亩、烤烟30万亩;成功试种早熟三膜马铃薯助农增收。加快发展以装备制造、资源深加工、新型建材、新医药大健康等为特色的生态工业,力争经开区产值300亿元以上,新型能源装机300万千瓦以上。坚持发展特色产业与生态建设结合,加快实施165万亩造林绿化计划。坚持突出“治建管改”加快推进草海综合治理,打好“三阶段一主体目标”攻坚战,让这颗高原明珠更加靓丽。坚持以草海为龙头,推进农旅结合,力争草海创建“5A”级景区,加快把生态旅游业打造成为新型支柱产业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美丽经济紧密结合,让更多的村民走上绿色发展、生态富民的小康之路。

    (四)坚持发展大交通大招商大数据,探索以大开放促大开发大扶贫的新路子。

    把推进大交通建设作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基础条件,大力实施“交通建设大会战”,重点加快草海机场、都香高速公路威宁段工程建设进度,力争启动威宁至宣威、威宁至彝良高速公路和威宁至会泽一级公路建设;抓好六威城际快铁、攀昭黔铁路和渝昆高铁过境威宁前期工作并力争开工建设;加快推进骨架路网规划和农村公路循环路网规划,着力构建“六横六纵十五联八支”路网建设,改建主骨架公路1240.3公里,新建农村公路循环路网1750.3公里,力争用三年时间实现农村公路循环成网,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“90分钟经济圈”。以大招商促进大开放,充分挖掘九三学社和对口帮扶单位资源潜力,发挥广州、上海招商分局作用,加大招商引资力度。以大数据、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为依托,打造“智慧威宁”大数据中心,构建大数据管理服务平台;以发展农村电商为突破口,推动网货下乡、威货出山。充分利用交通区位改变的有利条件,加快构建云贵川交界处的区域性商品集散中心。

    (五)坚持共创共富共建共享,探索让所有贫困人口脱贫共享美好小康生活的新路子。

    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大动力、共享发展的主抓手。加快推进“水利建设大会战”,实施 882个点人饮工程,全面解决51.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,推进62.68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巩固提升工程,确保农村人饮户户解决、全面覆盖;新建、治理山塘724座;建成县城供水管网改造工程和赖子河、雪山等一批骨干水源工程,有效解决水利瓶颈制约。完善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,在县城区域打造15分钟医疗服务圈,按三甲医院标准迁建县人民医院,启动第二人民医院建设,按二甲标准创建中医院,新建妇女儿童医院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和中心血站;在乡镇打造30分钟医疗服务圈,按二级医院标准分片区改扩建黑石、迤那等6所片区中心医院,深入推进乡镇卫生院、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和远程诊疗系统,争创国家级应急示范县。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,坚持每年整合资源对特困家庭实施特殊救助;加大留守儿童、空巢老人关爱力度,决战决胜脱贫攻坚、同步小康。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